(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互联网巨头们钱多如山,烧得正欢的土豪们会擦出什么火花?
打车软件窜红有内外两个诱因:内因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的用户体验不断成熟,所缺的就是应用场景,而生逢其时的打车软件正好解决这个问题,背靠腾讯和阿里这样的商业帝国,滴滴快的肉身合并后不仅想烧就烧,更重要的是有钱可烧。
表面风光的打车软件也有隐忧,这是一个严重过载的行业,危机几乎和机会一样多,Uber那种“口水与赢利齐飞,纠纷共融资一色”的模式在中国是无法持续的,至少有三点看空:
1、稀缺资源的创新
创新的定义是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而中国大城市的打车难早不是新闻,这个有着特殊门槛和准入政策的资源稀缺行业不是一般的创新所能拯救,何况打车软件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没有产生所谓“有益效果”,它只是技术宅和潮流粉把出行痛苦转移给更低层草根,有限的资源通过额外付费进行了再分配,打车软件在服务部分人的同时,也加剧了部分人的困难,而不断掀起的烧钱大战使这种情况越演越烈,最后才由马云借口老妈打车难的段子,踩下了刹车。
2、产品已经失去自驱动的势能
这个行业从一开始就过度依赖营销资源的拉动,疯传的红包被异化成这个业务的常态,它从没有被定义为一项服务,相反成了司机和乘客的玩具,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秘笈的流传,补贴的多少与订单的增减成正比,业务本身的自我生长不断弱化,而且渠道控制毒化了生态链,如微信对快的封杀即是一例。
3、商业空间有限
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可能有10万名出租车司机,即使其中9万属于滴滴又如何?就算日均会有500万订单又如何?作为一个定价变化要开听证会的泛公共交通行业,它的商业空间是有天花板的,滴滴快的无论拥有多么雄厚的资金和背景,也不可能取得商业化的操控权。
打车软件之所以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是因为他们花费巨资教育市场所洗出来的用户可以在转型商务专车的高附加值服务时提供动力,这种类似UberBlack的高端服务才是市场看好的,滴滴和快的要走Uber的学霸之路,老是在容易引发口水战的出租车行业里是没有出路的。
拥有海量用户资源的滴滴专车和一号专车在这方面可能有某些优势,但这需要平台的高度配合,滴滴快的期望的效果是打车业务和专车业务互相导流,处于一个良性互补的平衡生态之中。
不过在这个全新的业态里,滴滴快的除了钱之外的优势并不多。
滴滴快车的根据地是出租车行业,近期频繁的推出快车、顺风车等服务已经激发了与出租车司机的矛盾,多地出租车卸载软件或是围堵专车司机,就是一个例子。如果和出租车司机的矛盾进一步恶化,滴滴可能会失去流量入口。
疯狂烧钱引众怒 无奈取消“免费快车”?
就在6月4日下午,滴滴在官微上宣布,出于“跟金钱无关的原因,不得不中途取消未来两周的‘免费坐快车’活动。”但就两周前滴滴公司才刚刚宣布拿出10亿元补贴进行“免费坐快车”的大规模活动。这时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取消“免费快车”,无疑对市场及用户带来的都是极大的质疑。
据滴滴官方这条长微博所述,滴滴公司将“取消”下周一(6月8日)、下下周一(6月15日)“免费坐快车”活动,而用户在乘坐滴滴快车后,滴滴将会自动补偿两张8元快车券,替代原来15元一次的免单活动,依然是每天两次机会。原本在“免费乘车”的名义之下,发15元优惠券就已经让人颇为反感,现在又将额度缩减至8元。莫非是“烧钱”引发的众怒难平,要用这样的方式做缓和,或者说,资金层面出现问题?
另外,据消息称6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相关部门约谈过“滴滴专车”平台负责人,明确指出该公司推出的“滴滴专车”及“滴滴快车”业务,使用私家车和租赁车配备驾驶员,从事按照乘客意愿提供运输服务并按里程和时间收费的客运服务,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目前网络上的声音可以看出,用户对这件事态度不一。小部分用户对滴滴公司表示理解,而也有用户认为突然取消“快车”,是滴滴在“欺骗消费者”。(来源:中网资讯)
【征稿】《企业“触电”实战》 《电商产业园蓝皮书》 《互联网金融时代》 《海外案例》 《O2O时代》
【报告】《电商市场报告》《网络零售报告》《团购报告》《投诉报告》《法律报告》《服装报告》
【资源】 法规库 企业库 案例库 信息图库 报告库 专家库 图书库 数据中心 开放平台 运营实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