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4月16日霞浦消息(记者 梁晓蕾)清明前后,正是耕海牧渔的渔农们收获海参的好时节。记者来到中国南方最大的仿刺参养殖基地、福建省海域面积最大、浅海滩涂最广的沿海县份——霞浦,跟随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叶启旺走访了该县重点养殖企业,了解霞浦近年来科技兴渔的进展,耳目一新。
北参南养,利用中国的气候资源多样性
每年秋末冬初山东至辽宁海域开始进入寒冷期,该海域养殖的中国海参主要品种——仿刺参因低温生长缓慢。近年来,由于科技的发达和交通运输的进步,中国科技工作者和渔民们大胆设想,利用南北气候温差把海参移至气候适宜的福建海域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科技人员将中试成功经验推广给沿海渔农。短短几年功夫,霞浦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仿刺参养殖基地,形成产业链,年产值过20亿。
刺参养殖户王进海
肥硕饱满的刺参
海参养殖鱼排上的渔农
渔农正在从养殖笼中抓取刺参
高位池养虾,监控水质、预防病害,摸索丰产技术规范
南美白对虾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养殖最广泛的虾类三大品种之一,其养殖也是霞浦县海洋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多年来全球养殖界都面临着连续养殖造成的病毒积累,导致虾农减收甚至失收。霞浦县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科技力量,以大型养殖户为重点摸索经验,监控水质、预防病害,形成科技规范,在全县逐步推广。据长春镇高位养虾示范基地资料介绍,目前每年可养殖三茬,单茬产量最高可达三吨。
虾农在养殖棚中采集样虾
虾池中投放微生物发酵的有益菌,防治病害
高位养虾养殖区外景
造福渔农,打造全国最大海带育苗基地
作为海带产业的上游企业,一嘉海带苗业每年为本县提供40%的海带苗种,并销售到浙江至莆田沿海。于此同时,该公司近年来持续试验研发培植出海带新品种,单位产量比原有品种增加四分之一。据此推算,如果霞浦全县十万亩海带养殖区域都采用该品种,全县海带收入可增加5个亿。据介绍,霞浦海带产业养殖收入已达20亿,紫菜收入也逾10个亿。
女工正在调整附苗贝壳
附着紫菜孢子的贝壳
海带育苗棚 |